一、显微镜简史
二、显微镜厂商
三、显微镜系统的构成
六、显微镜的重要光学技术参数
七、显微镜放大倍率与有效放大倍率
7.1 视角放大率和角放大率
7.2 视放大率和横向放大率区别
7.3 显微镜有效放大倍率
八、显微镜结构简介
1、物镜的分类及重要参数
2、物镜色差校正标准
3、物镜的命名规则
4、盖玻片
5、物镜齐焦距离
6、物镜中心(合轴)
7、物镜的数值孔径名义值标准
4、关于CCD(数码相机)分辨率与显微镜分辨率关系问题
5、光学分辨率+相机分辨率+人眼分辨率=分辨能力关系
2、电子目镜
3、目镜光学设计之CRA(180——无穷)
4、目镜光学设计——高眼点+视度可调+倍率色差+畸变
5、目镜视场角与线视场换算公式
6、球差
7、彗差
8、像散
9、场曲
10、畸变
2、聚光镜
3、孔径光阑(AS)与视场光阑(FS)
4、透射照明设计输入项目汇总
5、落射照明光学设计思路(FS、AS)
6、落射照明系统球差(轴向像差)、出瞳位置、像面位置
7、落射照明系统倍率大小7X
8、集光镜照明系统像差标准
9、聚光镜照明系统像差标准
10、视场光阑(含聚光镜)照明系统像差标准
2、暗场(DF)
2.1 MIX观察术
3、相衬(PH)
3.1 相衬显微镜原理
3.2 相衬板关键参数与性能关系
3.3 相衬显微镜的临床应用+样本参数的影响
3.4 相衬物镜标识——PHL、PH1、PH2、PH3
3.5 相衬观察术质量指标
3.6 相衬与明场成像对比(口腔细胞+荧光切片)
3.7 相衬聚光镜NA为何≥0.3
3.8 位相差和光程差的关系(△φ=(δ*2π)/λ)
3.9 背景光下相衬法成像衬比度的定量研究
3.10 一种控制相衬板位置的设计方法
3.11 相衬板为何放置物镜后焦位置?
4、浮雕相衬(RPC)
4.1 霍夫曼相衬原理
4.2 霍夫曼——四大家命名标识、物镜、聚光镜汇总
4.3 ICSI/IMSI应用——霍夫曼
4.4 霍夫曼调制相衬(HMC)
4.5 LEICA集成调制对比(IMC)光路——霍夫曼
4.6 霍夫曼浮雕相衬成像效果
6.2 常用荧光探针
6.3 荧光合成
6.4 Chroma科洛玛——荧光滤色片
7.1 光
7.2 偏振光
光波的偏振:椭圆、线、圆
7.3 偏振光的检验
7.4 偏振片的介绍
7.5 晶体的双折射
7.7 偏光显微镜原理
7.8 偏光显微镜的应用领域
7.9 偏光显微镜的调校
7.10 单偏光观察
7.11 正交偏光观察
7.12 平行光观察
7.13 锥光观察
7.14 偏光附件
7.15 透射聚光镜应用及原理分析——锥光观察
7.16 起偏镜装调水平度测试
7.17 入、1/4入波片简介——干涉色
7.18 应力干涉图
7.19 偏光显微镜下透明矿物的鉴定
7.20 s光p光、o光e光、TE模TM模
7.21 偏光观察头PS光对成像影响
7.22 1/4波片与1/2波片工作原理
7.23 偏振片叠加后的光强与方向
7.24 可调式实时应力仪(德国ilis)
7.25 《晶体光学》大纲
8、金相(M)
8.1 同轴照明
8.2 消除同轴镜面反射鬼像的方法
8.3 远心光路
十九、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
二十、科学小达人学用显微镜
20.1 分辨率与线对换算关系
20.2 光学有效分辨率与像元大小的关系式
20.3 CCD相机分辨率与光学分辨率,求系统分辨率极限
20.4 CCD分辨率与显微镜分辨率关系
20.5 光学分辨率+相机分辨率+人眼分辨率=分辨能力关系
20.6 高分辨率板(USAF 1951 正片2x2英寸)
20.7 3600线分辨率测试板(2015a)
20.8 倍率与分辨率关系汇总
20.9 出瞳直径与倍率关系(D=2N.A.× f)
20.10 景深
20.11 CTV倍率的变化,对景深与分辨率的影响
20.12 体视连变分辨率、景深、视野一览表
20.13 显微物镜系列CCD与人眼景深(ACH+FL+APO)
20.14 线对与数值孔径(NA)对应关系为1818.18NA
20.15 显微镜的出瞳直径(500NA/Γ)
20.16 目镜放大倍率与物镜NA匹配关系
20.17 放大倍率与NA的关系图表
网址:http://www.zhengshili.com 正势利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
作者QQ及微信:49922779